预防出生缺陷,离不开规范的产前排畸检查。孕20-24周的四维彩超“大排畸”检查,以及孕28-32周的“小排畸”检查,是产前胎儿畸形风险筛查最重要的两道关口。
什么是“大排畸”?
“大排畸”是通俗的说法,规范的说法是“孕中期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”。在此期,排查胎儿结构(四肢、面部、内脏器官等)异常。
检查时间:孕20-24周,此时胎儿各主要脏器已发育,羊水量适中、成像效果好,更有利于进行系统的胎儿畸形筛查。
主要筛查:无脑儿、严重脑膨出、严重开放性脊柱裂、严重腹壁缺损及内脏外翻、单腔心、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、四肢畸形等等。
什么是“小排畸”?
胎儿一直处在生长发育中,一些结构畸形处在动态发展中,只有到一定孕周才能靠超声观察到,比如小头畸型、脑积水、膈疝、某些心脏畸形,此时的排畸检查,一般称小排畸检查。
检查时间:孕28-32周。晚孕期超声筛查,排查一些只有在晚期出现的胎儿结构发育异常.
主要筛查:脑积水、肾积水、多囊肾、十二指肠闭锁、肺囊腺瘤等。对中孕期大排畸进行拾缺补漏,以及发现迟发性的畸形。
大排畸、小排畸能互相替代吗?
不能!小排畸检查对胎宝宝心脏、肺脏、肾脏结构显示清晰,但对四肢、脊柱显示就比中孕期差,对拍摄面部四维成像也不如大排畸。大排畸和小排畸有各自的检查意义、重要性和互补性。
健康提示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做诊断、用药和使用的根据,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、治疗及建议,如有身体不适, 请及时就医。
上一篇:
毕节七星关区做流产的医院哪家好
下一篇:
毕节七星关区做人流手术的医院哪家好